当前位置: 1号彩票官网,1号彩票官网平台 > 珊瑚 >
珊瑚主城区“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建设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初步完成,计划春节前陆续开工建设,其中长滨路珊瑚公园片区下月启动项目建设。11月27日,市住房城乡建委组织相关城区、部门、单位召开新闻通气会,就设计方案进行了解读。
记者从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建设已正式启动,长滨路珊瑚公园片区、九滨路九龙外滩公园、南岸雅巴洞湿地公园等十大公共空间方案已初步完成。
据介绍,“两江四岸”治理提升按照“点上点靓、线上贯通、面上提升”的思路,项目推进计划为:今年重点推进“十大公共空间”建设,2020年推进60公里“贯通工程”建设,2021年推进50公里“延伸工程”建设,到2022年底,“百公里两江四岸”基本完工,滨江地带实现生态、景观、功能、人文等方面全面提升,公众体验感和获得感切实增强。
“十大公共空间”具体包括:长滨路珊瑚公园片区,九滨路九龙外滩公园,南滨路雅巴洞湿地公园,二塘滨江公园,北滨路相国寺码头,盘溪河入江口,江北嘴江滩公园,沙滨路磁器口滨江段,嘉滨路李子坝公园,巴滨路花溪河入江口。目前,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已初步完成,正有序推进相关工作,计划明年春节前陆续开工建设。
渝中区住建委人士介绍,长滨路珊瑚公园片区治理提升范围为菜园坝长江大桥至东水门大桥段,总长4.23公里。
目前,这个片区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场地内消落区生态环境急需整治提升;二是沿线硬质水工挡墙影响滨江界面形象,阻断市民近水、亲水;三是场地外联内通不足,可达性和便捷性差;四是场地缺乏吸引力,文化彰显不足。为此,方案设计围绕“四带”(即山清水秀生态带、人文荟萃风貌带、立体城市景观带、便捷共享游憩带)的目标定位,强调连接城市与长江生态,让公园与消落区交织,实现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加强人与江的互动、提升滨江区域活力。
这个片区应该怎样建?迈柏-林同棪国际-中冶赛迪项目组负责人王超介绍,长滨路珊瑚公园片区设计方案有许多亮点。
交通方面,将充分提升滨江区域与城市腹地的交通联动性,拟取消原有的部分公园围墙,沿线处,与城市腹地多处步道相联,通达多处历史文化景点和城市重要节点;同时全面构建滨江岸线滨水交通体系,通过打造下江通道系统、滨水步道系统,提供滨水、近水的滨江岸线交通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本段岸线将贯通并打造两级重要滨水步道。一是在沿长滨路标高,沿岸线米,全新布置宽度不低于6米的亲水步道,承载未来亲水漫步、骑行等多样化功能及活动,未来将有条件形成环渝中两江两岸约19.1公里的175米健身休闲亲水步道,本段岸线公里将率先示范实施。
生态方面,将在高程180米以上构建连续的绿色生态廊道;增加乔木配置,形成多层次滨江生态立面,丰富沿岸林冠线米以下,对现有水工挡墙进行绿植美化,针对重庆主城区消落区生态特征、水文特征,采用科学的生态修复措施,配置适宜消落区生长的植物品种,构建稳定的消落区生态系统,加强洪水冲刷面固土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文化方面,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原有场地记忆与特色,结合周边区域未来发展定位,总结梳理出“新城变迁—重庆直辖”“珊瑚坝机场抗战文化记忆”“珊瑚坝—长江生态活地标”“山城茶文化”“城门文化与码头记忆”等五大文化内容,通过体验式、多元化、景观化、艺术化的表达手法精心呈现。
与此同时,根据长滨路珊瑚公园片区岸线特征、周边场地特点,沿线将匹配提供一系列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包括设置服务驿站、规划停车场地、提升灯饰照明等。